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274篇
  免费   8404篇
  国内免费   4803篇
耳鼻咽喉   882篇
儿科学   1588篇
妇产科学   415篇
基础医学   5108篇
口腔科学   1681篇
临床医学   10140篇
内科学   7103篇
皮肤病学   907篇
神经病学   1852篇
特种医学   3447篇
外科学   7795篇
综合类   23399篇
现状与发展   26篇
预防医学   9934篇
眼科学   996篇
药学   9905篇
  143篇
中国医学   8322篇
肿瘤学   3838篇
  2024年   231篇
  2023年   1004篇
  2022年   2516篇
  2021年   3158篇
  2020年   2725篇
  2019年   1496篇
  2018年   1608篇
  2017年   2289篇
  2016年   1749篇
  2015年   3199篇
  2014年   4157篇
  2013年   5449篇
  2012年   7681篇
  2011年   8323篇
  2010年   7553篇
  2009年   6812篇
  2008年   7004篇
  2007年   6833篇
  2006年   6111篇
  2005年   4626篇
  2004年   3416篇
  2003年   2685篇
  2002年   2049篇
  2001年   1878篇
  2000年   1456篇
  1999年   521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1篇
  1959年   15篇
  1958年   24篇
  1957年   20篇
  1956年   10篇
  1955年   5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癫痫伴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医学生物文献数据库、维普资讯、PubMed及Web of 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筛选出自各数据库建库以来至2018年7月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癫痫伴抑郁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研究,根据系统评价标准依次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纳入14个研究,共118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癫痫伴抑郁在降低HAMD评分、提高QLOIE-31评分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癫痫发作频次改善率效应值合并量OR=3.53,95%CI(1.73,7.17),Z=3.48(P=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安全性效应值合并量OR=0.59,95%CI(0.35,0.98),Z=2.03(P=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足疗程治疗癫痫伴抑郁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临床安全性良好,但因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有限,上述结论尚待高质量的RCT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22.
[目的] 系统评价八段锦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Web of science、Clinical Trials gov、Pubmed、EMBASE、CENTRAL、Cochrane Library,查找出八段锦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9年7月1日。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偏倚风险评估,应用RevMan 5.3软件对最后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0个RCT,共84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八段锦+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4.19,95% CI(2.42,7.26),P<0.000 01];八段锦+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颈部“米”字操比较,其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3.41,95% CI(1.56,7.46),P=0.002];八段锦+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比较,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1.90,95% CI(-1.97,-1.83),P<0.000 01]。[结论] 基于现有的研究,该系统评价显示,与常规治疗相比,八段锦+常规治疗在临床疗效总有效率、VAS评分方面有一定的治疗优势。与常规治疗+颈部“米”字操比较,八段锦+常规治疗在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方面有一定的治疗优势。但由于纳入研究的质量不高,仍需要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试验及试验参照CONSORT标准和STRICTA声明进行RCT研究。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叶酸和维生素B12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的骨代谢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8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参加研究。所有参与者随机接受叶酸和维生素B12(n=40)或安慰剂(n=40)治疗。在干预前的基线及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测量两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和骨代谢标志物的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和骨代谢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均下降,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各组间血清维生素B12、骨钙素、CTX的变化均有显著改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可以一定程度改善同型半胱氨酸及骨代谢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24.
观察电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记忆功能及脑内突触囊泡蛋白(synaptic vesicular protein,SYN)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90 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假手术组,每组各30只。线拴法制作急性大脑中动脉缺血大鼠模型。电针组取“百会”“水沟”“内关”“三阴交”穴位,应用“醒脑开窍”法进行电针,每天电针30 min,连续电针6 d休1 d,7 d为一个疗程,首次电针干预在造模成功24 h后进行。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不进行电针干预。大鼠分别按7、14、21 d 3个亚组进行运动及记忆功能评分,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Western blot检测脑内SYN的蛋白表达。结果 电针组运动功能评分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电针组进入隐藏区潜伏期时间较模型组显著缩短(P<0.01),电针组脑梗死率较模型组显著缩小(P<0.01),SYN的蛋白表达电针组较模型组明显增强(P<0.01)。假手术组无神经功能缺损及脑梗死灶,SYN表达最弱。结论 电针干预能减小脑梗死体积,上调脑内SYN的表达,进而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记忆及运动等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5.
戴锋  俞鹏飞  刘锦涛  姜宏 《中国骨伤》2020,33(5):414-419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中期疗效及预后转归。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接受非手术治疗的75例单节段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男53例,女22例;年龄18~58(35.62±9.96岁);病程5 d~6个月,平均(46.45±40.66) d。突出节段:L_(3,4) 4例,L_(4,5) 29例,L_5S_1 42例。放射痛左侧46例,右侧29例。选取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5年6个时间点对患者JOA评分、直腿抬高角度(SLRT)、指地距统计分析。计算末次随访时(治疗后5年)JOA改善率,根据JOA评分评定疗效;分析治疗前、末次随访(治疗后5年)椎间盘突出物体积变化,计算突出物体积吸收率,观察突出物吸收情况;分析JOA改善率与突出物吸收率之间关系。结果:71例患者完成随访,非手术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5年JOA评分、SLRT、指地距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年与6个月、治疗后5年与2年、治疗后2年与6个月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年与6个月、治疗后5年与2年、治疗后2年与6个月SLRT、指地距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JOA改善率为(62.69±2.47)%,按照JOA评分评定疗效,结果优26例,良26例,可14例,差5例,优良率73.24%;突出物体积由起始的(1 981.73±588.72) mm3减少至(1 011.82±395.47) mm3,总体吸收率(45.65±2.83)%,突出物发生明显吸收24例,部分吸收26例,未吸收19例,增大2例。JOA改善率与突出物吸收率作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发现两者呈中等以上正相关(r=0.679,P0.001)。结论:非手术治疗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良好疗效,明确了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情特点及预后转归,同时部分患者发生"重吸收"现象。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心达康滴丸联合盐酸地尔硫卓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武汉市江夏区中医医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4例,根据用药的差别分成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地尔硫卓片,30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心达康滴丸,18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经4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临床症状积分、SAQ和GQOLI-74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S100钙结合蛋白A12(S100A12)、白细胞介素-18(IL-18)、妊娠相关血清蛋白A(PAPP-A)、内皮素-1(ET-1)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及心功能。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0.85%和97.8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都显著改善降低(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AQ积分和GQOLI-74评分均明显升高,而临床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这些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RP、S100A12、IL-18、PAPP-A、ET-1、CTnI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排血量(CO)均升高,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LVEF、CO和LVESD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心达康滴丸联合盐酸地尔硫卓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chain noncoding,lncRNA)PCGEM1 对肺癌A549 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6 年3 月至2018 年5 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62 例肺癌(lung cancer,LC)患者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标本,并用以上组织构建LC组织芯片。用qPCR检测lncRNA PCGEM1 及miR-148a 在LC组织相应的癌旁组织及LC细胞株中的表达。构建lncRNA PCGEM1 沉默细胞系A549-siPCGEM1 和阴性对照A549-NC,并以A549 细胞作为空白对照(Control 组),用MTT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敲减PCGEM1 对A549 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Transwell 和划痕实验检测敲减PCGEM1 对A549 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使用生物信息学网站StarBase 预测可互补结合PCGEM1的miRNA,再根据Targetscan 网站预测相应可靶向结合miRNA的基因;Western blotting 实验检测TGF-β2/Smad2 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在LC组织中PCGEM1 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而miR-148a 的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均P<0.05),PCGEM1 在5 种LC细胞株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人肺成纤维细胞HLF-02(均P<0.05),且以A549 细胞中表达最高。敲减PCGEM1 后,与Control 组和A549-NC 组比较,A549-siPCGEM1 组A549 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显著降低(均P<0.05)。StarBase 和Targetscan 网站预测结果显示,PCGEM1 可与miR-148a 互补结合,miR-148a 与TGF-β2 存在靶向结合位点。与Control 组和A549-NC组比较,A549-siPCGEM1 组中miR-148a 表达明显升高,TGF-β2 及p-Smad2 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lncRNA PCGEM1在LC组织和细胞株中高表达,高表达的PCGEM1 可通过下调miR-148a 水平强化TGF β2/Smad2 信号通路,从而促进A549 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进展。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基因间长链非编码RNA 152(LINC00152)靶向调控微小RNA-103a-3p(miR-103a-3p)表达及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及NSCLC细胞(ANIP-973、NCI-H157、A549和NCI-H1975)的LINC00152水平。选取LINC00152水平最高的细胞分别转染LINC00152特异性小干扰RNA(si-LINC00152组)或无关序列(si-NC组),另设未转染细胞为对照组。QPCR检测LINC00152水平,活细胞计数CCK-8法、Transwell小室和划痕实验测定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和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的水平;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LINC00152靶向结合miR-103a-3p的能力。结果NSCLC细胞的LINC00152水平均高于BEAS-2B细胞(P<0.05),尤其是NCI-H1975细胞的最高。si-LINC00152组的LINC00152水平为0.352±0.087,低于对照组的1.058±0.219和si-NC组的1.126±0.139(P<0.05)。与si-NC组和对照组相比,si-LINC00152组NCI-H1975细胞转染48、72 h的增殖活力下降(P<0.05);si-LINC00152组的划痕愈合率和穿膜细胞数分别为(27.386±2.428)%和(78.840±5.031)个,低于si-NC组的(77.675±4.803)%和(179.208±13.264)个及对照组的(76.371±5.385)%和(174.003±15.678)个(P<0.05);与si-NC组和对照组相比,si-LINC00152组的MMP-2和MMP-9水平均降低,而PTEN水平升高(P<0.05)。对照组和si-NC组上述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证实,miR-103a-3p模拟物降低了野生型LINC00152的荧光素酶活性(P<0.05),但对突变型无影响(P>0.05)。结论LINC00152在NSCLC细胞中高表达并发挥促癌作用,与NSCLC的迁移侵袭密切相关,LINC00152与miR-103a-3p间的相互作用在NSCLC靶向治疗中有一定潜能。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分析山东济宁地区自然人群幽门螺杆菌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于2012-05/2013-05采集山东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胃镜室就诊患者580例,采用14C-UBT检测法与血清幽门螺杆菌Ig G抗体ELISA法对所有研究对象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进行检测,并结合相关问卷调查,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该医院门诊患者幽门螺杆菌总感染率45.2%,其中男性感染率59.5%,女性感染率40.5%,不同性别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从31.4%~53.1%不等,农民、商人及工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分别为78.6%、70.7%、68.8%,高于其他职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年龄段间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吸烟、饮酒、家庭收入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个人饮食卫生习惯、家庭教育程度及职业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东济宁市某医院门诊患者幽门螺杆菌总感染率较高,其感染率与职业、个人及家庭生活习惯等有关。  相似文献   
30.
目的 观察单次9 h高压氧(hyp erbaric oxygen,HBO)治疗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凋亡诱导因子 (apoptosis-inducing factor,AIF)、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o)的影响,探讨 HBO治疗的神经保护作用。 方法 108只SD大鼠制作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HBO组,每组各54只。造 模成功3 h后,HBO组实行HBO干预,压力0.2 MPa持续9 h,对照组呼吸常压空气。采用Garcia评分评估 大鼠神经功能,比较两组造模后13 h、24 h和72 h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并在各时间点检测大鼠缺血半 暗带脑组织凋亡细胞数、线粒体和细胞核AIF表达及MMPo水平。 结果 ①神经功能评分:HBO组13 h(P <0.001)、24 h(P =0.04)神经功能评分改善比对照组更明显。 ②凋亡细胞数:HBO组13 h、24 h凋亡细胞数较对照组更少(均P <0.001)。③AIF在线粒体和细胞核的 表达:13 h、24 h、72 h各时间点HBO组AI F在线粒体的表达均较对照组多(均P <0.001);各时间点HBO 组AIF在细胞核的表达均较对照组少(均P <0.001)。④MMPo:各时间点HBO组MMPo均高于对照组(均 P <0.001)。 结论 HBO治疗可改善大鼠神经功能,稳定MMPo,抑制AIF由线粒体向细胞核转移可能是其神经保 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